徐州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

徐州市农学会:聚力创新 聚焦富农 全面推动徐州农业产业发展

发表日期:2021/12/27 15:39:41

  “十三五”期间,农学会聚焦服务徐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加快促进徐州市农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将区域农业科技提高到新水平,甘薯科研引领全国,小麦、水稻、大蒜、大豆、花生等研究位居江苏省领先。获得2018-2020年徐州市科协“创新特色学会”荣誉称号,有5人次被评为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五年来,学会开展学术交流40场次、参加人员12000人次;开展品种示范、成果推广、科技培训等技术指导22场次、受训人员3057人次;承(协)办江苏省、农业部技术培训2期。组织推荐淮海科技奖12项,获奖7项,其中科技一等奖3项、人才奖1项;推荐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28篇,其中一等奖7篇、二等奖11篇;为服务农业科技企业增产增效,举办专家推进会7场次,组织小麦、水稻、甘薯等作物高产竞赛活动3场次;联办徐州市“最好吃大米”座谈会、创汇大蒜新品种推广种植现场会、水稻新优品种展示观摩会。承办江苏省各市农学会秘书长工作联谊暨徐州会、企科技对接现场会和徐州市专用小麦及优质食味稻米优良品种优选论坛2场次;调研2省17单位,提出调研报告7篇,为主管领导决策、行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第一手参考材料。

  组织召开农业前沿科学研讨会。举办新引进人才及出国访学人员学术报告会,6位出国访学人员分别汇报了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学习的先进技术和实验室管理理念,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其中刘东涛博士通过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开展的“赤霉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合作研究,结合国内小麦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申请了2016年江苏省农业重点研发项目获批立项,在解决淮北地区小麦生产难题方面成效显著。

  选派专家赴外进行农业科技交流。2017年,以徐州市农学会理事长、市农科院院长刘明钟为团长的农业科技交流团,赴乌克兰、俄罗斯进行友好交流访问。在乌期间,双方在农业科研、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及农业发展等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并考察了基诺沃格勒州农机站。参加俄罗斯梁赞国立农业技术大学举办的国际农业学术论坛交流活动,园艺专家杨峰研究员作了题为“设施农业的类型及应用”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就现在农业发展问题对杨峰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开展技术咨询,统筹学科发展。2018年,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甘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与学会理事、真菌线虫病防控岗位专家谢逸萍研究员一起赴睢宁县指导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及甘薯种植工作。针对脱毒种苗繁育中的水、肥应用,栽种方式等方面给出专家建议,详细指导苗床期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对正在种植甘薯的农民就栽种要点、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予以现场指导。

  发挥专家作用,提高学会务农效益。2019年,市农学会、市农科院联合举办了“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 19位小麦、农学专家先后赴徐州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铜山区利国镇谭家村考察“徐农种业徐农029和徐麦33”等新品种繁殖高产方,就优质小麦品种利用、栽培技术、产量估计作了详细报告。市农学会、市农科院与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长期紧密合作,通过联办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活动,从源头上解决了品种多、乱、杂和农民购种难的问题,对徐州小麦新品种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助农,疫情期间不掉线不掉队。2020年,学会联合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主动加强对 “科技助农”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共同组织专家开展网上科技服务,确保技术服务不掉线、技术跟踪不掉队;同时开展系列科技讲座,包括小麦、大蒜、果树等作物春季管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年内在网上讲授农业科技知识21次,累计在线11800多人次,其中受益种植大户6000余人,受益面积近1000万亩以上,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开展调研,指导产业加速发展。2018-2020年,学会组织不同行业的专家在徐州及周边市(淮安、连云港、盐城、宿州、济宁、新乡、阜阳)调研小麦、水稻、甘薯、蔬菜、果品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撰写“对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提质增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建议”等对策建议7篇,分别呈送市政府分管领导、农口主管部门和农学会、农科院的主要负责人,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对指导全市农业调优结构、提升产业、增加效益和加强稻麦菜薯果等作物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2JSSAT of CHINA 徐州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变相复制网站部门或者全部信息 建议使用IE6以上 分辨率1024“768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