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费梦雅)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一旦发病,可引起松树成片大面积枯萎死亡,是松属树种国际公认的特大毁灭性病害。近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韩正敏主持的《松材线虫病新型生防菌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通过省教育厅鉴定,该技术可为彻底解决松材线虫病流行问题带来希望。
据不完全统计,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已扩散到17个省(市)的181个县级行政区,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导致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总计约462亿元。而据韩正敏介绍,虽然美国松林内普遍存在松材线虫,但松树很少死亡。项目组通过研究发现,美国松材线虫病发病轻的原因是由于松材线虫体表细菌进化的结果,科研人员便从美国松林内分离获得了生防菌株Smal-007,让该生防菌株替代我国松林内致病性强的细菌,加速我国松林微生物的演替速度。项目组经过林间防治试验、天牛带菌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等,确定了Smal-007菌株可通过林间喷洒,使“松树癌症”主要传播者天牛携带,有效降低林间松树的发病率,降低林间松材线虫病的流行速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防治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作用彻底,一劳永逸等优点。每个松林喷洒Smal-007一至两遍便能永久“痊愈”,无需每年反复喷洒,每亩成本只需40元左右。目前该技术已在安徽马鞍山、安庆、黄山,福建三明等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