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辐山镇设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位于310国道南侧,东面紧靠中运河,占地面积 4000多亩。科普教育基地形态以独立基地辐射一片基地群、以优质农产品兼环保生态型为主,主要功能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兼办科普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第一产业人员、农村妇女、在校学生等,服务方式是科普教育、科普宣传,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普教育为主要技术要素,着力提升基地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科普教育基地不断完善科普教育设施建设,使设施农业种植水平普遍提高。科普教育基地建有农民培训教师,建筑面积300多平方,配备了投影仪1台、电脑4台、电视机1台,LED显示屏一块。到目前为止共有8名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种培训班40多期,培训3000多人次,参观人数达6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000余份,有效地推进了设施农业发展。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系统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和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使科普基地经营形成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主要生产黄瓜、苦瓜、长茄等瓜果类蔬菜,尤以黄瓜、苦瓜生产面积最大,占到日光温室总面积的85.5%,长茄生产占到日光温室的12.5%,花卉占日光温室的2%。通过科普教育与培训,农民的收入普片提高。2012年抽样对20户种植农户效益进行了分析,黄瓜平均亩产量1.9万公斤,亩均产值4.2万元;苦瓜亩产量1.2万斤,亩产值0.8万元,由于黄瓜和苦瓜套种,合计亩均收入4.4万元;日光温室长茄亩均产量1.6万公斤,亩均产值4.3万元;花卉亩均效益2.1万元,效益比上一年提高28%以上。基地日光温室农户户均纯收入4.6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高于全市人均收入68%。
为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的领导任组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任成员,并高新从寿光聘请了一名专家长期做技术指导。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是:
(一)、以基地为阵地,强化科普组织建设,建全科普网络
我们以科普基地为培训中心,为了引导基地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工作,我们要求首先必须强化科技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建全科普组织网络。实施联动管理,基地办公室有科普工作人员档案,学习培训有计划、有培训资料和培训记载,使科普工作有人抓和管。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科协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搜集科技人才资料,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帮助基地策划宣传栏,在基地设立科普宣传栏和咨询服务台,解答各种难题。在生产生活中帮助他们学,在生产环节中指导农民种,在生产过程中做给农民看。
(二)、抓基地建设,实现基地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场革命,是关系优势产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关键措施。从去年开始,我们对教育基地进行农产品标准化教育区建设,目的就是通过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我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大发展,全面提升我镇设施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竞争优势。
(三)、办好三农教育培训基地,增强培训能力
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多媒体电教系统,扩大教室,增加科普器材。结合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县项目,聘请省市专家教授讲课,每年争取培训农民20场次、3000人以上,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开展科技外联,推动农业发展
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外地同行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解决技术问题。基地从寿光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并和徐州农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会定时派专家教授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与农村、农民联系,建立更多、更好的生产教育基地,把科普教育基地的成果及时推广到农村和农民中去,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如今,车辐山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了当地农民致富的砥柱,成为了宣传器、播种机,大合唱的起音者;成为了发展设施农业、致富农民的桥梁,通过科普教育,实现了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成为了农民走向小康的向导,为农民朋友带来了现代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