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县区动态 > 泉山区

为孩子们的生命发展而教

时间:2016/4/18 16:27:34来源:泉山区科协作者:泉山区科协 字体:

    见到她的时候,不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在去课堂的路上,她总是步履匆匆,总是精力充沛,大家都说,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逐渐学会了奔跑,她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宁老师。

    2000年在做了8年的语文教师之后,她成为了一名科学教师,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的她,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用在了重新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为的只是在课堂上面对着一张张兴奋执着的小脸的时候,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她说,16年科学教师的生涯是人生赐予她的美好礼物,让她每一天都收获满满。她总是说,教育是一种使生命更加美好的活动,信任儿童,倾听儿童,理解儿童,为孩子们的生命发展而教是她每一堂课的终极目标。

做儿童的科学教育

    如果人生有一个属相,那么沈老师的人生属“孩子”,在学生的眼中她就是一个大孩子。她会和孩子们一起扒在“石榴树”上看蚜虫;也会在初夏的夜晚带着班上的孩子“看星星”;她会和孩子们一起玩机器人;也会和孩子们一起折纸桥搞发明;她会和孩子们一起高兴、疑惑、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坚持、探索。她的每一堂课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生活,她的人生。

    她把自己的课堂叫做儿童的科学课。她坚持科学课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了解儿童的想法,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儿童的需求。学习的起点源于儿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儿童。她主持了省级课题“小学科学课前概念调查及教学对策的研究”并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在上课之前她总是要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测查,采用情景访谈、绘画、问卷等方法用来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前概念,针对学生模糊不清的概念或者急于想知道的概念来确定教学目标,使科学课的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当她了解到学生对于地形这个概念一无所知,就带着孩子们用立体地形图观察地形,画地形。当她了解到学生对微生物有浓厚的兴趣,她就打开实验室让孩子们 随时能够拿到显微镜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孩子对“蝌蚪是如何呼吸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沈老师就让他到实验室里来养蝌蚪,并为他准备了观察工具,经过了近两个月的观察,在沈老师的指导下,这个学生写出了长达3000字的观察日记,并发表在《科学大众》杂志上。

    沈老师在上课之前习惯于找一些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困惑和想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想法准备实验器材,在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她了解到学生想要比较水和油的流速,重量,还想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等等。在上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多份水和食用油的样本以方便他们很混合,为他们提供了电子称和流速板以及透明带盖的瓶子,方便他们开展自己的研究,还为他们准备了的围裙、套袖和洗涤剂,让孩子们能够尽情的研究不怕弄脏衣服。一堂课下来充分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成果显著。孩子们都说:“科学课真有意思。”。沈老师把每一堂课上作为实践自己对新课程理解的一种途径,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宗旨。短短的几年,她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7年 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8年 江苏省特级教师

2011年成为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首批学科培训专家

2011年全国百佳名教师

2013年首批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2012年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

2011年被评为2005至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2013年 金钥匙校园对抗赛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2009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2010年江苏省优秀机器人教练员。

2011年徐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

2013年徐州市科普宣传周先进个人

2012年徐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2012年徐州市先进科普宣传员

2014年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探索了一套小学科学课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持了省级课题“小学科学前概念调查及教学对策的研究”,徐州市 “十五”滚动课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小学科学课教学方法”, 市级课题“科学课学生倾听情况的调查研究”现已顺利结题。主持并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班集体建设与学生的发展”现在已顺利结题。一批成果也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科学课》等杂志上。

做真的科学教育

   做“真”的科学。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思考,成长。引领学生研究真的问题,做真的研究,进行真正深入地思考,尊重实证,得到真的成长,沈老师要求学生这样做,她自己首先这样做,她说只有教师真实了,学生的研究才能真实。

    她带领着“沈宁名师工作室”的老师,扎根于课堂实践,认认真真的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小学生科学课合作学习情况调查及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她带领工作室的老师正在研究的项目。她带领着工作室的成员,踏踏实实的进行课堂观察和调研,进行艰苦的“实证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与经验,工作室的成果已经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小学生合作技能系列教学策略”已经在逐步完善当中。工作室的成员在沈老师的带领下逐步成长,陆续获得国家、省、市各类教学竞赛的一、二等奖,论文也陆续发表在省、市级教育教学杂志上。她将工作室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推广。几年来,陆续在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广西等省市执教研讨课、进行讲座获得了许多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面对学生她力主科学课应该开始于一个真实情境,发现和解决真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课能够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却不曾关注的现象。从而能够达到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用科学的方法经历生活的目的。她成立了课外的兴趣小组,专门指导学生做科学研究,在兴趣小组中有的孩子发明了“自动发光的拖鞋”“防盗邮箱”。有的孩子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写出了上万字的论文。有一次,一个学生发现家中的“米生虫”了,于是突发奇想中秋节用来驱虫的“艾草”能不能驱虫呢,于是沈老师带着几个对生物方面有兴趣的孩子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研究,为她们联系大学的实验室,对她们进行跟踪的指导和鼓励。孩子们终于坚持下来,写出了包括“利用艾叶等物质防止米生虫的研究”在内的多篇论文,并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问题。在徐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评比中沈老师指导的学生一名获得“市长奖”一名获得“提名奖”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鼓励在哪里,沈老师说,就在她的学生身上。多年来,沈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走进科学》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沈老师带领的机器人队伍获得了“江苏省普及型机器人大赛”团体一等奖。沈老师指导的孩子们的论文,小发明,陆续在省级科技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沈老师编写的“科普剧”在全省进行巡演……

    沈老师说,“创造力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我所要做的,就是使它显现并张扬。我有足够多的耐心和毅力守望孩子们的未来,创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科学乐园。就像学生说的学科学就是使我们更加聪明、幸福、快乐。我将继续努力!”